(资料图)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自2021年6月18日国家移民管理局推出促进服务航运企业发展十六项新举措以来,截至今年6月18日,珠海边检总站湾仔边检站辖下的洪湾国际货柜码头执勤点、西域码头执勤点共验放出入境往来港澳小型船舶近2.1万艘次、船员超17万人次,往来港澳小型船舶年查验量稳居全国第一,累计为企业节约生产作业时间近3万小时,节约码头泊位费、燃油费、租金、桥吊工时折旧等成本费用逾2000万元,一系列举措使边检通关手续不断简化、企业成本有效降低、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走进位于珠海市区西南、马骝洲水道北侧的洪湾港区,塔吊摇移、作业不停,集装箱卡车穿梭往来,日夜不息,一艘艘满载集装箱、砂石建筑物料的往来港澳小型船舶在此靠离不断。

“我们结合企业和群众的诉求,积极主动同口岸各职能部门沟通协调,优化通关流程,对于运载大宗商品、鲜活产品、民生物资等货运船舶实行随到随检,通过优化执勤警力投入和7×24小时驻港执勤等举措,全力为外贸货物及港澳建筑项目所需物料提供边检‘零等待’服务”,湾仔边检站执勤二队队长褚春毅说道。

作为珠海市外贸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水运口岸,同时也是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的重要枢纽和链接之一,洪湾港的洪湾国际货柜码头与西域码头承担着港澳地区大型建设项目超80%的建筑物料及各类外贸货物的跨境运输任务。每天都有数以万吨计的砂石建筑物料经洪湾港出境运往港澳地区各个大型建设项目。同时,大量装载家电、电子零配件、化工原材料等货物商品的集装箱货运船舶每天经该港出境运往香港,并经香港出口至澳大利亚、印度、欧洲及北美等国家地区,助力“中国制造”走出国门。

据介绍,为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激活航运企业市场主体活力,湾仔边检站紧紧围绕支持企业发展、增加行业竞争优势、保障口岸顺畅通关、便利群众办事等方面,全面落实国家移民管理局促进服务航运企业发展十六项新举措,创新实行“船舶提前预报、后台提前预检、民警提前到岗”执勤模式,通过网上申报、预约办理、信息化管理等方式,大力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保障粤港澳跨境航运贸易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实现船舶到港“零等待”、靠港“即装卸”、离港“零延时”,为服务促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注入边检“强动能”,助力企业外贸跨境航运跑出“加速度”。


关键词: